2014 自由中國號-十分之一模型船
香衫 長242.5cm、寬54cm

民國44年(1955年)4月15日「自由中國號」木造帆船,自基隆港出發,橫渡太平洋抵達舊金山,在沒有馬達的情況下,僅憑藉船員高超的操船技巧及堅忍的意志力,橫渡太平洋到達舊金山。6名船員堅持夢想與不畏困難的精神,締造了難能可貴的華人航海紀錄,且「自由中國號」為目前僅存橫渡太平洋最古老的中式帆船之一,深具歷史價值。

民國98年起,歷經文化建設委員會、外交部、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團隊、陽明海運等多方、多年努力下,終於在101年5月17日將此古船自美國運返,並於同年7月4日吊運至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入口廣場。於102年進行 「『自由中國號』船體調查研究與修復設計案」,104年由洪全瑞師傅完成「自由中國號」船體修復等工作。

為達展示教育目的,文化資產局委託洪全瑞師傅製作一艘10分之1的「自由中國號」模型船,達到故事真實性、展示、教育及解說之功能。

 

置帆架

image007 image003 image005

置帆架

 

當帆不必張開時,可供放置的設備。

 

船錨

image009 錨

 

錨是船舶停泊時固定船隻,使之不能漂走的工具。一般主錨都是設置在船頭兩側。

 

救生圈

image011 救生圈

 

救生圈,俗稱水浮是一種浮在水面上的救生用品,為遇溺者提供浮力,避免沉入水中而溺死。其外形多為環狀,亦有作成馬蹄形。水浮除了救生之外,還可以給有特別需要的病人作為坐墊。

救生圈常配置在各種船舶上,或水域岸邊以防危險。

 

船舵絞盤

image014 船舵絞盤 image015

船舵絞盤用於船舵上升下降捲動的設施,當船停泊在淺水區時,為避免船舵接觸到海底,必須升高以利航行或停泊,就可以利用船舵絞盤將船舵絞起。

 

船舵

image017 船舵

舵,為航行設備上用於改變或保持航行方向的一種裝置。最早用於船舶,是控制船舶航向的設備。

自由中國號的船舵至今仍有一部份保留,模型的船舵是依照保留下來的殘部,及原始的維修照片所還原。

 

舵柄

image023 舵柄 (2)

舵柄就是船的方向盤,用來操作船的方向,自由中國號的船員們在出航時,因為不善操作,一路上弄斷了好幾支。

 

船艙

image025 船艙 船艙2

 

船艙是船員們休息及避雨的地方,自由中國號的船艙相當特別,一半是圓拱造形的,一半是方形,裡頭是相通的,有很大的空間可供利用,頂部亦可承載雜物。

 

繫繩柱

image028

自由中國號上有許多的繫繩柱,用於船帆索的固定使用,也可以用於停舶或是捕魚時的魚網固定,可說是多樣用途。

 

七星斗及船艉艙口

image030 七星斗 船艉艙口

 

七星斗是船上的廁所,船艉有一孔供如廁所用,七星斗是半個漏斗的造形,遮住了船艉的孔,達到隱藏的效果。
另一邊的艙口則是可供觀察或搖櫓時用。

 

船帆

船帆 image034

自由中國號模型所使用的主帆及副帆,皆由東港鎮三年一度迎王祭典,所使用王船的船帆製作師蔡財安先生製作,布料以薯榔染製後,以竹為幹,綁上棉繩製作。

中國的帆就操作上簡易又安全,要起帆時就像升旗般的往上拉,遇上大風大浪時就將繩子放下,帆自然就收下,而且可以機動的隨著風力大小調整帆的高低,風小時就張全帆,風大時就收低一些。船在行駛時,若遇上逆風,就得揚帆,然後左右蛇行,船帆就會左右的搖曳,中國帆在設計上除了要考慮平衡性、安定性外,還要顧慮到帆的操作便利性及效率,所以在設計上就要注意如何放置二支船桅才能使帆在運作上能順暢,不會互相卡到隔壁的船帆。

 

煙囪 水桶 避雷針

煙囪 水桶 避雷針

 

自由中國號的船身

image036 船身

 

自由中國號的船身是由半圓木所製成,直接利用整棵樹木剖成二半製作,因此是半圓形的。

 

 

舟大工-洪全瑞工作室

 

住址:屏東縣東港鎮大同路369號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聯絡人:0956625588 王經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pedrowei2@gmail.com

 

 

© 2016 舟大工-洪全瑞工作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

 

舟大工-洪全瑞工作室

 

住址:屏東縣東港鎮大同路369號

聯絡人:0956625588 王經理

pedrowei2@gmail.com

 

 

© 2016 舟大工-洪全瑞工作室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