舢舨或稱三舨,是一種源自中國南方傳統水上運輸交通工具

為平底的木船,又流傳至其他華人聚居地及琉球。舢舨是不適合遠洋航行,因為它經不起大風大浪的環境。所以中國廣東俗語所說:「舢舨不可冒充炮艇」。早年的小舢舨長約六呎用搖櫓行駛,近年改用玻璃纖維造艇身和馬達行駛。
舢舨原稱三板,原意是只由三塊木板組成的簡單船隻。舢舨常見於東亞平民化的漁民地區,例如台灣、香港、中國廣東珠江三角洲等地的漁村。後來流傳至琉球,在當地變成琉球式舢舨,又稱鱶舟。
選材

選擇原木,原木材質為香杉,將依需求尺寸木材裁切。
備材

裁切好的木料層疊自然風乾,風乾後將木材前後端用藍寶樹脂膠著,以防裂開。
工具準備

採用傳統木造船工具,如竹筆,墨斗
刨刀

C形夾

蒸籠

大型機具

圖形打樣

列印出相同比例大小之圖型進行打樣,並按照圖面製作出零件,選取本身形狀接近設計圖造型需求之木材,進行粗部切割,再以整形時裁切細部木材切割成形。
龍骨版製作

船肋材及隔艙壁製作

外板蒸軟

由於曲面幅度較大,因此要利用蒸桶蒸軟才能彎曲。
外部船側板製作

首先將切割好的木板加熱後,用C型夾在模子上壓曲,曲線出來後,再安裝到船體上固定。
船頭、船尾、及座椅製作

進行捻縫

進行上漆及船底舖設玻璃纖維

制作船槳及船舵
製作過程
愛河試航
舢舨船10分之1模型
香衫 長65cm.寬20cm.高70cm
